记忆认出了自己

/img/Escher_Magic-Mirror_1946.jpg
Escher_Magic-Mirror_1946

在你心中有全人类的故事,包括人类难以计数的体验,根深蒂固的恐惧、焦虑、悲伤和快乐,以及千百年累积起来的所有信念。你就是人类之书。 — 克里希那穆提

我们在思想一棵树、一朵花儿、天空或是白云,在思想这些东西的时候只是大脑关于客观世界映射后的反映,映射后留存下来就是记忆,但记忆并不是这个事物本身。如果你分不清什么是现实世界,什么是大脑的虚幻世界,就陷到这个虚幻的世界当中,也就掉进时间当中,掉进了 matrix 里头去了。你把脑中的这朵白云这棵树当成真实的了。就像我画了一个人的肖像画,这个画并不是这个人,我天天对着这个画儿看来看去,这不是一个真实的关系。就是要非常清楚脑袋里被记录下来的事物是虚拟的,就像镜子里面的东西是虚幻不实的。记忆是真实事物抽象后(映射mapping)存储在大脑里的数据,数据不是事物本身。

在现实生活中,如果你带着一个头脑当中虚拟的,关于一个人的过去的记忆,无论这个记忆是真实记忆还是杜撰的记忆,然后再去接触此时此刻,处在真实生活中的实实在在的这个人,或一棵树、一朵娇艳花,你带着的以前印象、去看、去接触、去感知,其实就没有在看,也没有在感知,而是在识别。是通过对象物认出了自己的记忆。这些记忆的显现,就像头脑里头有一大堆杂七杂八噪音,你就无法听清楚别人在讲什么,你听到的只是你自己的噪音。就像镜子本身不再是一面正常的镜子,而是哈哈镜,然后再去反映客观世界,那它反映出来的事物都是自身的扭曲。

我们大部分时候,就是活到了这个镜子中的世界了。把这个镜子当中的世界当成真实的了,把指代事物的词语当成真的了,把我们头脑当中的这个抽象的世界当成一个真实世界了。然后再在客观世界追逐镜子中的虚幻世界。客观世界唤起了我过去的记忆,然后我再将记忆投射到客观世界中,一个进一个出,就形成了主客体纠缠、矛盾、对立、循环往复的闭合的圈。就像埃舍尔的《画手的手》一样,一个自我描述的囚徒,被困在虚拟与真实的二元世界的狭窄空间中。或是像《画廊》一样在大脑制造的虚幻空间里无限递归下去。 就像一个奔跑在光天化日之下做着白日梦的一台肉机器。或像一个咬着自己尾巴周而复始的蛇。镜子是走不出去的,就像梦是走不出去的一样,当你在做梦时你就是那个梦。除非那个做梦的人从梦中醒来,他才能看能听,能感知真实事物的本来面目。

推荐阅读